白阳大道体用(九)
出自白陽先天大道
原文
或曰入世用世.或曰出世舍世.执一端认为偏。人生于世.生死相因.乃为自然法则.落入名相.或为名相而名相.岂不仍于三界内.都是层次中.并未超越“阴阳五行”之外。
上清道祖曰:“白阳期三界诸灵同一命运.都要修白阳大道.方得真正解脱。”白阳大道人生修养而是达观.如海中水荡漾自在.如空中云卷舒自如.性光浩荡.纤尘不染.而与天地并生.万物为一.与整体相契.无入无不入.无往无不往.无其在而无不有其在。
- 白阳大道人生观.重视生死居两取其中之道.即无生死.不化即化.不圣即圣.不神即神.不佛即佛。而因:
- 大化无圣.何来圣化。
- 大化无神.何来神化。
- 大化无佛.何来佛化。
- 大化无不化.何来化化。
惟修白阳大道.玄机贵在修“无”.方能走出阴阳跳出五行.而与祖炁混元合真.乃为真正解脱之道也。(全文完)
浅化
编辑:浅化小组
不管是在繁华尘世贡献长才也好,抑或是舍弃名利远离尘世也罢,倘若世人执著在这两种境地里,那也仍然是偏颇。而修行者所追求的解脱生死,和追求名利一般也是一种追求。人类生长在这世间,本来有生就会有死,从出生那一刻就是走向死亡的开始,而死亡的来临却也是另一个新生的到来,这原本就是自然转化的规律。如果我们的心灵能够真正自由,又何必坚持在生死之中求超越、求解脱?我们应该能够理解,一切的“追求”和“境界”,都是在这无常世界里的无常显象;为此无常显象而追求超越与解脱的修行人,何尝不是把自己困在自心所设的牢笼里而无法得到真正的超越与解脱?
三清道祖曾在研修会里告诉大家:“在这段名为白阳的时间空间里,一切有形与无形的生灵都必须修习白阳大道,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白阳大道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在前文已经说得太多,而事实上它却非常地简单平凡。
白阳大道的处世态度是达观,就像大海里每一滴水的悠然自适,就如天空中每一朵云的卷曲自如。当心灵得到全然的自由,回复最初始的模样,包容著世间一切事物,天地、万物、整体,便与自己合而为一,仿佛从未分离。没有地域的限制、没有时间的距离,当修行者解开人心的束缚,褪去自我的意志,您便融入了整体。在整体里,自我的存在消失,却也处处存在。
生与死是人类躯壳的自然现象,灵性本质则无生死可言,白阳大道看待生死便如天晴天雨般平常,既不偏重任何阶段,也没有丝毫挂碍。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所谓修行的境界与阶段,如果修行者可以明白一个真正自由的心灵,原本就与整体的根源没有丝毫分离,那么您或许就能理解白阳大道的精神。在白阳大道的精神里,不追求与整体相契、不追求完备的德性、不追求玄奥的真理、甚至也不追求开悟。
完备的德性、玄奥的真理、开悟的智慧,这些一切的追求对契入整体而言都是多余的;不但如此,修行者要是为了融入整体而刻意将自身所具有的舍弃,对想达成的目的而言也是一点帮助也没有。
这是为什么呢?
追求完备的德性、玄奥的真理、开悟的智慧,为了“得无”而去“得有”,并无法契入整体,因为多余的“有”是无法与“无”相契应的;而为了“得无”去“舍有”,只不过是在“有”之上又添了很多的“有”,又怎能与“无”共鸣呢?
许多修行人都认为,如果想要契入整体,应该将自己修得“如同”整体,然后才能够与整体合一。先不说“想要”本身已是贪欲与人心,而其实一切生灵都来自整体,至今也没有离开过整体,每个小小的个体原本就是整体的化显,为什么已在大海中的海浪还要想与大海合一、甚至成为大海?“契入整体”,这四个字便是一个考验,考验修行者是水到渠成、抑或是揠苗助长。
白阳大道,虽然是最平凡也最寻常的道理,但是这平凡与寻常之中,却有着千百年以来修行人并未洞察的奥秘存在,这个奥秘就是修“无”。唯有修行人能够真正理解修“无”的涵义,才能够从这无常世界中走出,回复我们的本源祖炁而得到真正的解脱。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