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老子经验修无为大道二之(二)

借老子经验修无为大道二之(二)

出自白陽先天大道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原文

作者:白阳老人


△中华文化。生命肇始。历史久远。五千馀年。思想独特。天文地理。无不含蕴。闻名于世。盘古开天。伏羲一画。无无有有。万缘万物。无不有赖。一画穹源。

△神农医道。黄帝建国。仓颉造字。大禹治水。从古至今。无不为然。不仅表现。上古先民。一本万殊。万殊一本。启发智慧。藉一了然。相界起源。本一开天。遵守时序。耕作收藏。世世代代。奔腾不息。悠悠悠乎。而至战国。百家争鸣。关涉自然。社会人生。各种学说。则无不然。雨后春笋。

△老子无为。效法天地。本着无为。而无不为。相界而言。继承化源。无为应世。而亦深感。文化精髓。未尽所隐。故用“道”字。涵盖无穹。生化不息。虚玄深奥。言大无外。指小无内。假有明无。以启民智。开发本然。打开素慧。肇始生元。它是“能量”。假借相界。万象万物。虚幻变易。导引教化。以开民困。


浅化

编辑:浅化小组


细推中华文化的历史,以今日考古分期而论,可上溯自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与黑陶文化;若以文字纪事来作为文明的肇始,则至今已约五千馀年。中华文化是华夏地区各部族文化的统称,范畴十分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而及万物,传衍至今尤为后世所重。


在神话里,盘古氏开天辟地是华夏地区创世的象征,它代表先祖已经能从直立的身体去感受自身与天地的关系,因此有“顶天立地”的思维,并将天地与人身结合在一起,而有“整体”概念的呈现。伏羲氏则是在结绳纪事的时代,将圆圈开口理直,创造出“一”的概念,其中包含的哲理不仅只有纪数的意义而已。当“整体”断开成两端,“相对”的概念开始浮现;在相对里,“无”与“有”运化不息,而天地、自然、万物的生成变化也就可以由此推之。是以从“一”开始,先民往上追溯相对世界的起源,开发出“形而上”的哲学思想,并将哲理落于实用,通过他们自身生活的经验,发展出“形而下”的实际理论与行动,这样的体用架构已经具备后来“道”的雏型。


自伏羲氏以降,历代有德有慧者,无不从这“一”画里受益良多,他们面对各自不同的生存时空、面对各自不同的生活难题,激荡出更多可贵的智慧:神农氏观察人与自然的变化开创医理,黄帝依天地自然的道理建国治民,仓颉观察自然界万物的生态以造字,大禹循川泽大地的走向而治水──但看远古体察到自然之至理者,无不以之作为行事的依归,他们的作为不仅表现先民对“整体”的细微观察,更由之发展出各种经世致用的学说而让后人受惠。这些从本体衍生出的万千变化,并没有因此脱离本体的精神,上古智者以这样的身教与言教来启迪世人,让世人也都能借由对“一”这概念的探索,而开发出天赋所具的素慧,并由之创造出各自的生活智能。


自古以来,华夏地区的人民都遵从大自然无声的教诲,顺应自然的时序,播种、耕作、收获、储藏,他们将生命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世世代代绵延不息,创造出丰富灿烂的华夏文明。从远古至周朝,这样的体用架构从来没有断绝过,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在此基础上,提出各自对大自然、社会体系、人生向往等种种思想,形成多彩多姿的学说门派。


老子他效法天地牺牲、奉献、成全的无私至德,以“无为”思想作为他运作万事万物的原则。对这相对世界而言,老子他是回复了自身来自根源能量的特性,也就是继承了根源能量运化天地万物的精神,他借由自身对“无为”精神的实践,来让世人可以对整体的运作多几分了解。老子他也深感过去有德有慧的智者,并未把这由“一”开始的体用架构统合为完整的哲学思想,所以借用“道”这个字来统合“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观念与学说,并将之教导给世人。在老子留传后世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老子所言的“道”,它的范围大到可含括宇宙而至宇宙未生之前,再没有比它更大的事物;它又小到可以代表事物间最细微不可觉察的部分,再没有比它更小的事物。老子借由这些有形有象、可指可名的描述,让世人能够了解、把握到不可指不可名的那个无形无象的万物本源,他开阔了世人的思维、启发世人的智慧,让我们可以借由内在的拓展,复原天赋本具的智能,唤醒自身来自根源处、也与根源相同的能量特性。


而事实上,在这不断变迁的世界里,衍生我们的本源能量正一刻不止息地借由世上所有事物:它们存在的短暂、变化的无常,来告诉我们、启迪我们,不断拓宽我们的思维,回复我们灵性本具的能力,让我们不再因在相对世界的生活而造成自我与整体之间的隔阂与阻碍。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