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老子经验修无为大道二之(一)
出自白陽先天大道
原文
作者:白阳老人
历史烟尘与风霜.会消蚀一切生命。
时代空茫与动荡.则带来无限悲凉。
有人是从“经典”中.找到“心灵”上归宿。
有人是从“无为”中.找到“性灵”上故乡。
△老子姓老。名称为聃。生于春秋。陈国人氏。(安徽亳州)。陈被楚灭。故称楚人。苦县厉乡。即今河南。现在鹿邑。
△老子继承。中华民族。文化延续。以一“道”字。涵盖有无。形上形下。发扬光大。无为而为。不久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竹简。实物为证。有力推翻。后书谬误。
△回顾殷周。民族文化。一脉继承。文化精神。承先启后。无为精神。它则就是。天人合一。同化同冥。
△战国之后。中华文化。后世则称。老孔二人。同源异流。实则而是。截源取流。自称为儒。假以中道。入世用世。不肖灭祖。则言儒道。各有所宗。并非同源。
浅化
编辑:浅化小组
前言
白阳老人常说:“古来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现今又在何处?还不是葬在郊外,黄土一坏。”“百年后,在座皆是这里的古人了。”翻阅古往今来的历史典籍,我们在赞叹书中人物的辉煌功蹟时,可有想过风光背后的无限凄凉?人类以生命造就了历史,历史也埋葬了无数生命;时代的波澜壮阔虽然为史册开启新页,但对身处动乱当中的人们而言到底是福还是祸?就算在短暂人生里得到了名与利,大限来临时又有多少人能获得内心的平静?是以身处历史洪流中有智慧的人,他们了解人生追求并不仅有物质的层面,因此格外重视精神的涵养。有些智者从前人留下的记述里,寻觅让内心平和宁静的方式;有些智者则从对天地无为之道的体悟里,找到自我灵性的故乡。
正文
老子姓老名聃,中国春秋时期陈国人(今河南淮阳至安徽亳州一带)。陈国是一个小国,夹在数个大国之间艰难求存,历经多次战乱,先后依附楚国、晋国、吴国,最后为楚所亡,是以后世多称老子为楚人。老子生于苦县厉乡,即今河南鹿邑附近。
老子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并将其精髓统称为“道”。他定义“道”为涵盖“有”与“无”、“形上”与“形下”最完整的道理。老子将当时还未有文字描述的“道”形诸于文字,将还未成体系的“道”整理出体系。他以无为之心契入“道”的根源,他也以无为而为的精神,留下让后世得以闻道的文章。《史记》记载,老子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为难写下道德五千言,传至今日通称为《道德经》。《道德经》绵延相传二千多年,现今流传的版本与老子所书已多有不同。西元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竹简,以实物证据推翻了历代对道德经增改删抄的谬误。例如:今本《道德经》与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老子,第十九章同为‘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郭店楚简《老子》甲篇则记载:‘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复孝慈。’又如帛书老子第四十六章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郭店楚简《老子》甲篇却写着:‘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从这二个例子可以看出后世对老子的误解,应有大部分是起因于传抄中的添改所致。
回顾周朝的民族文化,它是自远古先民一脉相承而来,至春秋时期老子将其中精华整理至大成,而以“道”为名,将无为的精神再传至后世。老子所传的无为之“道”,即是让个体的灵性能与整体相契合一,让个体的精神能与整体同化同流的学问。
战国以后,百家争鸣的现象逐渐式微,而形成尊道与尊儒二派学说,到科举取士之后,儒家成为不可动摇的主流思想,而道家却像已隐姓埋名。后世的人都说老子与孔子皆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一个代表道家,一个代表儒家,并说这两家虽然学说不同,但论其思想都来自同一源头。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中华文化是以无为思想一脉相承,远古帝王皆以无为精神来治理国家,在春秋时期,这应是可以从历史典籍中了解的事实,但很可惜这些典籍多已失传(注一)。在同一时代,还未有儒家之名的儒门弟子,创造出“中庸”、“仁义”等道理来解释远古圣人的治世,不但曲解中华文化的精神,还借由提倡这些看似美好的德行,教导世人作一个以功名为重的君子。这些不肖的、欺师灭祖的儒门弟子,他们更倡言道家与儒家并非来自同一个源头,而是各有各的起源。
注一:孔颖达《尚书正义》引《纬书》说:‘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去三千一百二十篇。’由此段可看出,《尚书》是从三千多篇被孔子“断远取近”删到一百多篇,今人更考证书中时间段在周史以上的篇章(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皆为战国时期所编写;是以可知春秋时期孔子所编写的《尚书》,只撷取了西周以来的历史。儒家的兴盛保障了《尚书》流通至后世,成为儒家必读的五经之一,但是对湮没的三千多篇史料而言,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