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老子經驗修無為大道二之(一)

借老子經驗修無為大道二之(一)

出自白陽先天大道

在2011年11月16日 (三) 00:16由Amexity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借老子經驗修無為大道二之(一)


原文

作者:白陽老人


歷史煙塵與風霜.會消蝕一切生命。

時代空茫與動盪.則帶來無限悲涼。

有人是從「經典」中.找到「心靈」上歸宿。

有人是從「無為」中.找到「性靈」上故鄉。


△老子姓老。名稱為聃。生於春秋。陳國人氏。(安徽亳州)。陳被楚滅。故稱楚人。苦縣厲鄉。即今河南。現在鹿邑。

△老子繼承。中華民族。文化延續。以一「道」字。涵蓋有無。形上形下。發揚光大。無為而為。不久湖北。荊門郭店。出土竹簡。實物為證。有力推翻。後書謬誤。

△回顧殷周。民族文化。一脈繼承。文化精神。承先啟後。無為精神。它則就是。天人合一。同化同冥。

△戰國之後。中華文化。後世則稱。老孔二人。同源異流。實則而是。截源取流。自稱為儒。假以中道。入世用世。不肖滅祖。則言儒道。各有所宗。並非同源。


淺化

編輯:淺化小組


前言


白陽老人常說:「古來英雄豪傑、帝王將相,現今又在何處?還不是葬在郊外,黃土一壞。」「百年後,在座皆是這裡的古人了。」翻閱古往今來的歷史典籍,我們在讚嘆書中人物的輝煌功蹟時,可有想過風光背後的無限淒涼?人類以生命造就了歷史,歷史也埋葬了無數生命;時代的波瀾壯闊雖然為史冊開啟新頁,但對身處動亂當中的人們而言到底是福還是禍?就算在短暫人生裡得到了名與利,大限來臨時又有多少人能獲得內心的平靜?是以身處歷史洪流中有智慧的人,他們了解人生追求並不僅有物質的層面,因此格外重視精神的涵養。有些智者從前人留下的記述裡,尋覓讓內心平和寧靜的方式;有些智者則從對天地無為之道的體悟裡,找到自我靈性的故鄉。


正文


老子姓老名聃,中國春秋時期陳國人(今河南淮陽至安徽亳州一帶)。陳國是一個小國,夾在數個大國之間艱難求存,歷經多次戰亂,先後依附楚國、晉國、吳國,最後為楚所亡,是以後世多稱老子為楚人。老子生於苦縣厲鄉,即今河南鹿邑附近。


老子繼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並將其精髓統稱為「道」。他定義「道」為涵蓋「有」與「無」、「形上」與「形下」最完整的道理。老子將當時還未有文字描述的「道」形諸於文字,將還未成體系的「道」整理出體系。他以無為之心契入「道」的根源,他也以無為而為的精神,留下讓後世得以聞道的文章。《史記》記載,老子西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為難寫下道德五千言,傳至今日通稱為《道德經》。《道德經》綿延相傳二千多年,現今流傳的版本與老子所書已多有不同。西元1993年在湖北省荊門郭店出土的戰國竹簡,以實物證據推翻了歷代對道德經增改刪抄的謬誤。例如:今本《道德經》與馬王堆出土的漢代帛書老子,第十九章同為『絕聖棄知,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郭店楚簡《老子》甲篇則記載:『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有;絕偽棄慮,民復孝慈。』又如帛書老子第四十六章為『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郭店楚簡《老子》甲篇卻寫著:『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於欲得,禍莫大乎不知足。』從這二個例子可以看出後世對老子的誤解,應有大部分是起因於傳抄中的添改所致。


回顧周朝的民族文化,它是自遠古先民一脈相承而來,至春秋時期老子將其中精華整理至大成,而以「道」為名,將無為的精神再傳至後世。老子所傳的無為之「道」,即是讓個體的靈性能與整體相契合一,讓個體的精神能與整體同化同流的學問。


戰國以後,百家爭鳴的現象逐漸式微,而形成尊道與尊儒二派學說,到科舉取士之後,儒家成為不可動搖的主流思想,而道家卻像已隱姓埋名。後世的人都說老子與孔子皆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一個代表道家,一個代表儒家,並說這兩家雖然學說不同,但論其思想都來自同一源頭。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正確。中華文化是以無為思想一脈相承,遠古帝王皆以無為精神來治理國家,在春秋時期,這應是可以從歷史典籍中了解的事實,但很可惜這些典籍多已失傳(註一)。在同一時代,還未有儒家之名的儒門弟子,創造出「中庸」、「仁義」等道理來解釋遠古聖人的治世,不但曲解中華文化的精神,還藉由提倡這些看似美好的德行,教導世人作一個以功名為重的君子。這些不肖的、欺師滅祖的儒門弟子,他們更倡言道家與儒家並非來自同一個源頭,而是各有各的起源。


註一:孔穎達《尚書正義》引《緯書》說:『孔子求書,得黃帝玄孫帝魁之書,迄於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斷遠取近,定可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為《尚書》,十八篇為《中候》。去三千一百二十篇。』由此段可看出,《尚書》是從三千多篇被孔子「斷遠取近」刪到一百多篇,今人更考證書中時間段在周史以上的篇章(如「堯典」、「皋陶謨」、「禹貢」)皆為戰國時期所編寫;是以可知春秋時期孔子所編寫的《尚書》,只擷取了西周以來的歷史。儒家的興盛保障了《尚書》流通至後世,成為儒家必讀的五經之一,但是對湮沒的三千多篇史料而言,卻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待續)